ENGLISH 贵大首页 2024/8/12 17:01 周三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致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部门机构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行政教辅
    • 客座教授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学术活动
    • 课题立项
    •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 本科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校友园地
  • 下载专区
  • 招生就业
  • 联系我们
首页/本科生工作
 

本科生工作

  • 本科生工作
 

本科生工作

关于组织2011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1-10-17 | 浏览量:25
各学院及相关单位:
  根据《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贵大发[2006]56号)的相关规定,学校决定组织2011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为使申报立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组织管理
  各学院应根据《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2011年“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按照本通知要求,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做好本单位的项目申报工作。
  二、申报人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正式注册的非毕业班本科或专科学生。
  2.申请人品学兼优,易于合作,学有余力,科研兴趣浓厚,做事意志坚强。
  3.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报项目。鼓励跨年级、跨专业组成研究创新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不得超过5人。
  4.未完成的校级以上(含校级)在研“SRT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及参加者,不得申请本年度课题。
  5.参加2009年以来大学生科学研究类项目,有被撤消记录者,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6.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不得交叉申报。
  三、申报项目要求
  1.选题要求: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出选题。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独立性和探索性,项目研究方案要先进、合理、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
  2.项目形式:科研论文、社会调研报告、实验创新项目、创业计划、学院及社会各界合作扶持的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具有学术创意价值、社会服务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的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等。
  3.已获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级别奖项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不得再作为本次申报项目进行研究。
  4.项目执行期以1年为宜,不得超过2年,且应在项目负责人本科(专科)毕业前完成。
  四、指导教师配备
  1.每个项目须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项目组成员自行与相关教师联系或项目组负责人所在学院指派。
  2.指导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须认真履行指导职责,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3.每位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数不得超过2项。
  五、项目指标分配及经费资助
  1.2011年在全校范围内拟立项资助120个左右“SRT计划”项目,不分重点与一般项目,根据学科类别及项目大小、实施周期等,经专家评审给予额度不同的经费资助。
  2.每个学院在册学生总人数的0.5%为其申报项目数。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非教学单位仅作为学生实施研究项目条件保障单位(指导教师聘请、场地、设备等),申报项目计划不单列。
  3.每个项目资助经费:1000-2000元/项目。鼓励学院、指导教师为申请项目进行配套资助。
  六、申报程序
  1.各学院成立2010年“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进行宣传动员。
  2.有申报立项意愿的学生提出选题,并寻找组员组成研究团队。
  3.学生自主聘请或学院指派指导教师。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并填写《贵州大学SRT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一)。
  5.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的拟报项目进行初评,并按规定申报数量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学校评审,同时组织专人填写《2011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二)。
  6.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学院报送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等进行评审,择优立项资助120个项目。
  七、材料报送要求
  1.本次采取书面申报方式报送材料。
  2.学生可通过登陆贵州大学首页,点击“管理机构”进入“行政部门”教务处网页“实践教学”栏目下载《贵州大学SRT项目申请书》(网址:http://210.40.32.30/jwc)。
  3.《申请书》正文内容格式主要要求:字体为小四仿宋;字间距离为标准;行间距离为1.5倍。
  4.学生的《贵州大学SRT项目申请书》统一递交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
  5.请各学院对拟报项目进行排序填写《汇总表》。
  6.各学院将本学院拟报学校评审的项目《申请书》和《汇总表》(电子与纸质文档各一份)收齐后,于2011年10月30日前一并报送教务处实践科,逾期不再受理。
  八、奖励政策
  学校将按照《贵州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指导奖励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创新学分、工作量认定等鼓励。
  九、注意事项
  1.请各学院通知拟申报项目的学生,要认真对待项目申报工作,从拟定题目到实施步骤,均应经过充分调研和考虑,一旦立项资助,原则上中途不得更换主持人。
  2.为使参与项目研究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项目组成员之间分工应明确,任务应具体。
  3.若项目实施失败,项目负责人及其项目组成员必须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符的项目实施失败分析报告。
  4.受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资助公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专利(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的第一发明者、专著的第一作者、成果奖励的第一获得者等,均应是主持项目的学生。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志强、阳明军;
  联系电话:8292071、3621020;
  电子邮箱:jwcsjk08@126.com

  附件:  

 

1.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请书.doc

2.2011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汇总表.doc

贵州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友情链接: 中国文化书院 贵州大学就业工作信息平台 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贵州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北大法宝 HEINONLINE中国法学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裁判文书网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法学院 京ICP备20002580号 信息维护:贵州大学法学院网站编辑中心 地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电话:+86-0851-8829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