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思政
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公益使命”支部共建活动
2024-12-11 | 浏览量:35
为加强党员红色文化教育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2024年 12月 9 日,在党支部书记张橙老师带领下,法学院祝颖老师、张贵湘老师与法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16名学生党员前往余庆县人民检察院与该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公益使命 ”支部共建活动,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卢国涛,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朝伟及部分干警参加。
本次活动共有三项议程。第一议程是乘船至乌江流域公益诉讼案例现场进行观摩。乌江, 作为红军将士的“生命线 ”,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一条滋养着无数儿女的母亲 河。本次游乌江观摩公益诉讼案例现场活动由余庆县检察院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余庆检察机 关如何处理公益诉讼案件的实践经验,面对乌江流域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余庆检察机 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党建工作与公益诉讼深度融合,以“党建+公益诉讼 ”为突破口, 探索出一条一体化履职的新路径。余庆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乌江流域 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他们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对发现的污染问题依法 立案查处,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整改落实。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形成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那里,我们将亲眼见证公益诉讼如何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强盾牌, 感受检察力量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成效。
第二议程是参观大乌江回龙场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回龙场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内,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主题雕塑“突破乌江 ”。在雕塑前,遗址参 观解说员带领我们向英雄烈士进献花圈以表抚慰之情,接着为我们讲解雕塑背后的故事,该 雕塑高 19.35米,寓意红军 1935年突破乌江,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段激烈、火热的岁月,更多的是传递出革命先辈不畏艰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随后支部书记张橙老师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牢记初心使命。经过解说员的讲解,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坚定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议程为交流座谈暨民事、刑事工作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朝伟主持,出席人员有余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卢国涛等检察院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学院一行人。副检察长陈朝伟讲到,在司法日益进步的时代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开展本次培训会十分必要。法学院祝颖老师以“具体化与精准化: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为主题,张贵湘老师以“详细解读网络犯罪典型样态的预防与惩治”为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此次支部共建活动,不仅加深了法学院与余庆县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也使我 们认识到“党建+”模式对于推动高质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参观余庆中央 红军抢渡乌江回龙场遗址,有效加强了党员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增强了党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现场观摩乌江流域公益诉讼案例现场以及两位老师的讲座,提高了学生党员对公益诉讼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共同探讨守护乌江生态环境的法律途径。
文字|何 霖
图片|何 霖
编辑|陈熠翔
校审|陈熠翔
一审|金 鑫
二审|张亚军
三审|石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