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贵州大学法学院“第五届法律文书写作大赛(秋季赛)”圆满落幕
2022-11-30 | 浏览量:736
2022年11月20日下午13时,由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办、法律硕士联合会(办公室)承办的贵州大学法学院“第五届法律文书写作大赛(秋季赛)”拉开了帷幕。本次法律文书大赛以现场讲评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次比赛由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曹波老师担任刑法方向“公诉意见书”部分的评委,由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明强老师担任民法方向“民事代理词”部分的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比赛作答):由活动主办方通过网络发布试题,并发布比赛要求及注意事项,通过线上作答的方式组织全体参赛选手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法律文书写作。
第二个环节(点评):点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由曹波老师对刑法方向的“公诉意见书”进行讲解,此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教师点评、案例分析、互动环节。首先,曹波老师对“公诉意见书”进行了定性,认为其侧重于“形式美”,并提出多关注“公诉意见书”的功能有助于写作。在进行案例分析及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中,曹波老师给予了同学们相关建议:在公诉意见书撰写过程中,需认真细致梳理证据,准确、全面预测辩方观点,注意繁简得当,注重法理与情理相融合,用语方面应兼顾严谨与生动。同时,也要注重格式及文章字体的选择,做到严谨规范。
由杜明强老师对民法方向的“民事代理词”进行讲解,其讲解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评比标准展示、作品点评与建议、优秀作品展示。首先,杜明强老师提出,写作时我们要学会将“目光不断往返于事实与规范之间”,他向我们展示了评分标准:一份好的“民事代理词”需要符合代理词的特点和行文规范,结构完整,无偏激观点,不使用过于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尊重法庭,对对方当事人或代理人不得有侮辱或人身攻击的言辞;行文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语言流畅,语句通顺,用语准确、没有歧义,排版规范,无知识性或常识性错误等。接下来,针对同学们提交上来的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杜明强老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杜明强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本次比赛中的两份优秀作品,重点从两份作品的框架结构、语言运用及行文逻辑进行分析,向大家充分展示了其“闪光点”,以此激励同学们借此机会学习、努力尝试以取得进步。
最后,经过曹波老师、杜明强老师严格公正的评选,龚哲楠、蒋妍玥、郑菊、万菊、钟显敏等十五名研究生荣获优秀法律文书奖。法律文书写作是展现法治人才实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载体,汇集了撰写人的理论造诣、实践经验、文字水平与法律智慧于一体。相信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在各位同学热烈的掌声中,贵州大学法学院“第五届法律文书写作大赛(秋季赛)”圆满落幕。
图 闫晓霞
文 何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