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如何合理地设置轻罪”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2021-05-29 | 浏览量:377
为进一步开拓广大学子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潜能,贵州大学法学院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林维教授做题为“如何合理地设置轻罪”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于2021年5月26日晚上7点在东校区模拟法庭成功举办,我院宁立标教授担任主持人,魏红教授、曹波副教授以及贵州梓熤律师事务所郑筱祎主任、徐龙律师等担任嘉宾。
(林维教授做题为“如何合理地设置轻罪”的专题讲座)
随着社会发展,犯罪态势和犯罪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以严重暴力犯罪为代表的重罪占比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各类被处以较轻刑罚的轻罪案件不断增多。可以说,完善轻罪治理体系是当前刑事法律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讲座伊始,林维教授从立法和司法双重维度对“轻罪”的内涵与价值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林维教授指出,轻罪制度的建构更多地是立足于刑事立法角度;而在分析犯罪整体形势以及犯罪结构变化之时,具有司法意义的轻罪范畴毫无疑问应包含在内。林维教授以最高人民法院十年间发布的司法数据为依托,强调我国刑法整体结构中轻罪重罪的真实图景不能单纯以刑法分则中三年有期徒刑及以下法定刑所占的比例为描述标准。
(林维教授为师生分析05-1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数据)
林维教授生动形象地和现场师生分享起自己“被抢劫”经历,使同学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对犯罪结构和刑罚结构的深刻影响。我们正处在“轻罪时代”,犯罪结构持续轻缓化的趋势也将带来传统犯罪观念的重塑。林维教授认为,我们对犯罪以及犯罪人群体的意识形态观念亟待转变,将80%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及以下,其中缓刑与拘役宣告率超过一半的群体一概纳入传统“敌人”的范畴显然不合时宜。他提出,轻罪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亟需建立一套更适合“轻微犯罪行为人”特点的合理犯罪后果体系,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的犯罪化进程会持续进行,但应当时刻警惕刑事立法的情绪化与随意性,客观、冷静地认识犯罪及其原因,科学地建构合理正当的罪刑关系。
(学院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踊跃向林维教授提问。针对林维教授讲座中提到的建立轻罪统计与预测模型的构想,有同学向林教授请教如何准确识别与合理规避大数据司法应用中的风险;有同学就前科消灭制度的具体设置问题,向林维教授请教如何针对不同违法程度的犯罪类型设置不同的前科消灭的考察时间;对于刑罚附随后果的差异性可能带来的刑罚施加的公平性问题,有同学指出,某些情形下刑罚适用的平等往往带来刑罚适用效果的不平等,并向林维教授请教,刑罚附随后果的不平等是否真的就是法律的缺陷等等,林维教授非常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答疑解惑。
(学院师生与林维教授合影留念)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学术讲座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这不仅是一堂具备理论深度的专业课,同时也是一场生动幽默的学术交流会。宁立标教授高度肯定了本场讲座拓展法治视野和提升法学素养的积极价值,对林维教授百忙之中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的感谢。
图/刘润川
文/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