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贵大首页 2024/8/12 17:01 周三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致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部门机构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行政教辅
    • 客座教授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学术活动
    • 课题立项
    •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 本科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校友园地
  • 下载专区
  • 招生就业
  • 联系我们
首页/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

2020-12-02 | 浏览量:758

  2020 年 11 月 27日-28日,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山东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贵州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贵州大学法学院承办并且获得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支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吉林省司法厅、中证金融研究院、北京北大英华有限公司(北大法宝)、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贵州小爱机器人有限公司的6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于疫情影响,部分代表选择了线上参会。

 


  为加深与会代表对人工智能与法治关系的了解,11月27日下午,我院组织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观摩、考察和学习,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李丹以及程绍芬和穆桦桦两位法官介绍并演示了智慧法庭和微法庭的运行情况,与会代表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法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11月28日上午8点举行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法学院副院长宁立标教授主持。法学院院长冷传莉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冷院长介绍了贵州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情况,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研讨结出丰硕成果。中国法学会研究部社团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孙立军博士,对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贵州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给予高度肯定,并呼吁专家学者重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问题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教授代表支持期刊强调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希望本次研讨会多出优秀成果。

  会议主旨发言阶段由贵州大学余贵忠教授和孙志煜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马长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学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秦裕林教授、贵州小爱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浩以及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雷海玲做了大会发言。五位学者主题分别就微法庭的技术赋能功效输出、法律与认知神经科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群体智能的计算模拟及其在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的可能应用、人工智慧与法制普惠、代码对自由的挑战就相关议题作了报告。

  会议交流发言分四个阶段进行。西南政法大学朱福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尹奎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琚凤魁副教授、江苏大学李炳烁教授、南京大学陈坤副教授、吉林大学王艳梅教授、江西理工大学张志坚副教授、贵州大学法学院宁立标教授、曹波副教授和杜明强副教授等近30名专家学者就智能时代个人权利保护、数字贫困的法律治理、智能技术的司法应用、智能技术的法律规制和智能时代下纠纷解决与法律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贵州大学魏红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王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李晟教授、贵州财经大学陈玉梅教授、贵州师范学院金凤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宋强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李运才教授、贵州大学胡卫教授和李卫国教授等学者担任交流发言阶段的主持人或与谈人。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教授总结了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对今后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的研究提了六点建议,并对贵州大学承担会务工作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在热烈的掌声中,第四届“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顺利闭幕。


友情链接: 中国文化书院 贵州大学就业工作信息平台 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贵州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北大法宝 HEINONLINE中国法学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裁判文书网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法学院 京ICP备20002580号 信息维护:贵州大学法学院网站编辑中心 地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电话:+86-0851-8829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