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教育
普法少年行 关爱未成年——第四期贵州大学法学院“普法少年行”法治教育活动
2019-04-26 | 浏览量:503
为贯彻落实法治中国的建设,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贵州大学法学院法硕联合会定期与贵阳各中小学合作,以“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演讲、课堂教学、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法制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法律法规,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以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尊法、守法为目标,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青少年的美好校园生活保驾护航。
2019年4月24日下午14:30,第四期贵州大学法学院“普法少年行”法治教育活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中心完小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大学法学院法硕联合会举办,到场嘉宾有马铃乡中心完小卢文贵校长、缪艳平老师。参加活动的有马铃乡中心完小各班的同学们以及法硕联合会的志愿者们。
花溪区马铃乡中心完小是一所公办学校,始建于一九四二年,原名为马铃保上小学,已有近六十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754平方米,建筑面积446平方米。现有11个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4人,教师共26人。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周围居住着布依、苗、汉等民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小学。
一、互动游戏,活跃气氛
为了活跃活动现场的气氛,法硕联合会的志愿者们首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普法活动前的互动游戏。有考脑力的“交换名字”,测反应的“抢瓶子”等游戏,同学们积极参与,瞬间拉近与志愿者们的距离,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对接下来“普法少年行”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二、情景表演、寓教于乐
为了让小学的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与理解身边的法律知识,志愿者们为在场的同学表演了普法情景短剧,生动活泼地给在场的同学们传授了关于“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拐卖儿童”以及“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请同学们阐述他们观看后的感悟,教育同学们如何防范这些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法律讲堂、循循善诱
志愿者们在“普法小课堂”环节为在场的同学们系统地讲解关于“抵制毒品”、“拐卖儿童”、“儿童性侵行为”、“校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志愿者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案例,配合精心制作的宣传卡片,为现场的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常识问题,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发言,学会在关键时刻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模拟提问、学以致用
志愿者们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切入,通过模拟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向同学们提问,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机制”、“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职责”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简单易懂的生活案例、充分生动的讲解使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在他们回答或者提问完毕,志愿者们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小朋友们认真聆听,掌声阵阵。
五、捐书普法、关爱成长
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法律书籍及学习用品捐赠给马铃乡中心完小,希望同学们多多阅读法律知识类书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身边人。马铃乡中心完小卢文贵校长代表马铃乡中心完小接受了贵州大学法学院法硕联合会捐赠的书籍并表达谢意,缪艳平老师教育同学们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做一个在校遵守校规,在社会守法的好公民。
普法教育,从小做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青少年要从小学法、懂法、守法,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普法教育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此次“普法少年行”法制教育活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中心完小顺利举行,引导青少年知荣辱、识善恶、明是非、辨美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欢迎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普法志愿者队伍中来,和我们一起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杨雪 周守利
文/周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