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工作
普法少年行•阳光伴我行——第三期贵州大学法学院“普法少年行”法治教育活动
2018-12-14 | 浏览量:579
为了贯彻落实法治中国理念,关心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贵州大学法学院定期与贵阳市各中小学合作,通过文艺汇演、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少年行”法治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2018年12月4日下午14:30,第三期贵州大学法学院“普法少年行”法治教育活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阳光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大学法硕联合会举办。到场的嘉宾有花溪区教育局体卫艺法规安全科刘丽女士以及阳光小学思教主任杨丽萍老师。参加活动的有阳光小学同学们以及法硕联合会的志愿者们。
一、热身游戏,拉近距离
法硕联合会的志愿者们首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普法活动前的热身游戏。有个人赛的“听口令拍小手”,也有团队赛的“你画我猜”等游戏,同学们积极参与,瞬间拉近与志愿者们的距离,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对接下来“普法少年行”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二、情景话剧,寓教于乐
为了让阳光小学的同学们更好的感受与理解身边的法律知识,志愿者们为在场的同学表演了普法情景话剧,并请同学们阐述他们观看后的感悟,为在场的同学传授了关于“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拐卖儿童”以及“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同学们如何防范这些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普法课堂,深入浅出
志愿者们在“普法小课堂”环节较为系统的为同学们讲解关于“毒品”、“拐卖儿童”、“儿童性侵行为”、“校园暴力”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话语,配合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向在场的同学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志愿者现场给出针对性意见。
四、知识竞答,循循善诱
志愿者们从同学们的校园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切入,通过竞答题目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互动,主要涉及同学们的身边事,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机制”、“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职责”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巧妙的问答设计充分调动在场同学的积极性,小朋友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志愿者们耐心的为他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活跃,掌声阵阵。
五、送法进校,呵护成长
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法律书籍捐赠给阳光小学,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同学们的法律素养,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提高其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阳光小学思教主任杨丽萍老师也教育在场的同学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平时要遵守校规校纪,并叮嘱大家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普法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青少年要从小学法、懂法、守法,才会更好地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此次“普法少年行”法制教育活动在贵阳市花溪区阳光小学的顺利举行,引导青少年知荣辱、识善恶、明是非、辨美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也为之后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增添了经验与信心。欢迎全校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普法志愿者队伍中来,和我们一起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贾夕昕
图/吴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