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民商法硕士点系列讲座第十一期–“从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谈法律思维的养成
2014-09-26 | 浏览量:24
2014年9月26日下午14:30,贵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点第11期学术讲座在逸夫楼社会工作实验室成功举行。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冷传莉教授作了题为“从‘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谈法律思维的养成”的讲座。讲座由李萍副教授主持,民商法硕士点胡卫副教授出席,民商法硕士点2013级、2014级全体研究生、法律硕士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首先,冷院长以其在法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及多年在实践领域的经验,总结了法律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目标——即“知识、能力和素养”。1、知识。学习系统的法学知识,进行规范性的法科知识的灌输是形成法律思维的基础。只有完成了法学知识的养成教育才能算合格的法律人才;2、能力。冷院长借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阐明了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重要性,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3、素养。法律职业的伦理和道德应是法学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合格法律人才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各司其职,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推进法治中国的形成。
其次,冷院长结合其多年从事法学教学的经验,总结了现代法学教育的弊端及法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法学教育不和法律职业对接。其原因包括:1、学生在法学院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2、各法学院的大部分老师缺乏长期从事实务的经验。3、中国法学院大多是经院式的、系统化的教育模式。但冷院长也同时指出,须以法学基本知识为基础来进行实践,否则盲目的实践教育会影响学生法律体系的建构。第二,应防止在强调法律职业教育的同时,忽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否则会偏离法律公平正义的本义。第三,应注重法律职业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型人才着重强调三点能力要求:口才好,动笔能力强,动手即能办事。这三点能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同时具有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及高尚的职业伦理道德,即可称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才。
再次,冷院长结合社会热点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法律思维的养成。一方面,从彭宇案入手浅谈了法律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区别:法律思维并不脱离社会普通人的一般思维,是在正常思维之下的专业思维。法律思维是在最大限度还原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适用法律来追究责任。另一方面,一个法律人需要具备优秀的判断力,要能够从客观事实中抽离出法律事实,进而适用法律得出结论。最后,冷院长引导学生们对两个典型案件进行讨论,通过对两个案件的分析说明了法律思维的养成涉及到对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缺一不可。
冷院长以自身丰富的法学教育及法律实践经验为我院学生诠释了“三位一体”的法律职业培养目标,讲授了如何进行法律思维的养成,对于学生们的学业规划、学习目标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李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