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国际法律文化交流夏令营
2014-04-30 | 浏览量:39
【夏令营主题】 1、文化:感受金陵的独特的人文气息,品味古城文化。 2、法律:走进南京师大法学院,为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3、友谊:结交多国友人,在学习中收获友谊。
【活动绍介】 时间:2014年8月1日—10日 规模:40人,其中境内营员30人,境外营员10人。 内容:参观南京历史文化轨迹、参观法院、律师事务所、市区调解机构等;观摩审判、仲裁等法律活动;法律讲座;多国学生交流活动;素质拓展活动
【前期回顾】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夏令营连续两期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20余所985、211和政法类高校的50多位优秀的法学学子,以及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南非、日本、韩国、越南、中国台湾等境外10多所高校的20名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夏令营”在“文化”.“法律”.“友谊”这一主题的带领下,以法律为纽带,文化为载体,搭建了境内外青年法科学子之间的交流平台,构建了法学专家与青年学子的交流渠道。
【评优与评奖】 凡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学生,都将获得我校接收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夏令营结束时将评出优秀营员10名,颁发证书。若优秀营员研究生阶段在南京师范大学深造,即可获得助研资格。 优秀营员以免试保送资格申请南京师大法学院的,可以任选专业。
【费用】 南京师大法学院将承担夏令营期间的全部活动费用(包括食宿和参观费用等)。 营员往返夏令营的交通费用需要营员自己承担。 若有特殊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南京师大法学院将酌情给予一定的交通补助。
【报名程序】 申请条件 热爱法律专业,有志于从事中国法制建设事业; 法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专业平均成绩排名不低于前30%; 综合素质强,或有其他特殊成就和才能; 申请方式 (1)申请人请从南京师大法学院网站(http://law.njnu.edu.cn)自行下载电子版报名表,按要求填写表格,并于2014年5 月15 日前将电子版报名表发送至夏令营报名邮箱(nnulawcamp@163.com),5 月20 日前将报名相关材料,寄至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南京市文苑路1 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邮编:210023 邮寄材料请在信封上注明“2014年国际法律文化交流夏令营”字样。 联系电话:02585898220—313 (2)经组委会审核后,录取名单将在南京师大法学院网站予以公布,并通知本人,同时寄发夏令营活动安排。 3. 申请材料 (1)递交20134年南京师大法学院夏令营报名表; (2)本科成绩单及专业课程平均成绩排名证明(需所在学院盖章); (3)已发表论文、各种奖励证书复印件; (4)其他证明材料。
◆【学院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六朝古都——南京,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有着110 年的深厚历史积淀。学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法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已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英国斯旺西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高校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生联合培养与交流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一支十分优秀的教师队伍,汇聚了一些国内知名的法学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2人。在法学理论、法制现代化、诉讼法学等研究领域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教育部2012 年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3 位。法学理论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学科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也是获得江苏省政府资助建设的唯一的法学优势学科。由学院牵头组建的“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博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专业 | 硕士招生专业 |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