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贵州大学法学院“普法少年行”法制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2017-05-04 | 浏览量:90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作为贵州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理应以身作则,主动关心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状况,为他们的成长、成才贡献一份力量。贵州大学法学院法硕教育中心定期与贵阳市各中小学合作,对学校适龄的学生进行法律启蒙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凸显法治教育的时代特色。
2017年4月27日下午,由贵州大学法学院和贵阳市花溪民族中学联合主办的“普法少年行”法制教育活动正式进驻花溪民族中学小学部。花溪民族中学小学部思教主任张晓芳老师、教务主任邓建萍老师、六年级班主任任国燕老师,以及贵大法学院法硕联合会的志愿者同学参与了此次法制教育活动。在进入主题之前,志愿者首先带领学生们做起了破冰集体活动。每个志愿者都完全融入到学生当中,在“万里长城永不倒”游戏中从相互之间的不完全信任到密切配合,在“桃花朵朵开”的抱团活动中从羞涩尴尬到默契机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逐渐敞开心扉,与志愿者之间不再有距离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活动中。
话剧表演,寓教于乐 在进入正式的活动教室后,志愿者团队将生动有趣的情景剧表演作为第一个项目精彩呈现。情景剧以青少年的视角用鲜活的事例深入剖析目前社会存在的青少年拐卖、校园霸凌事件、性侵问题、禁毒等青少年问题。通过志愿者精彩纷呈的情景表演,学生们从中学到有效、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自觉抵制不法行为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起未成年人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小组交流,分享心得 在情景剧表演后,志愿者对学生们安排了小组讨论。由普法志愿者与学生们一起回顾话剧表演的内容以及反映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们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应对方法展开讨论。志愿者带领学生们学习《法制宣传册》的内容,并引导同学积极发言,对宣传册当中小故事的主人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小组的交流学习中,志愿者鼓励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法律事件,组织其他同学对其所提出的事例进行评价,由志愿者给予总结,并对同学们关于法律的困惑及时进行答疑解惑。最后由每一组派出一名小学生代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图书捐赠,学习不断 本次法制教育活动,贵州大学法学院法硕联合会向花溪民族中学六年级班级捐赠了五十册青少年普法书籍。希望学生们可以将法律学习作为一门课外知识,养成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基础的法律规定,学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远离违法犯罪。学校表示会将班会课、宣传栏、广播站等一系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阵地作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普法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青少年要从小学法、懂法、守法,才会更好地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此次“普法少年行”法制教育活动在贵阳市花溪民族中学的顺利举行,把普法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德育教育、感恩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知荣辱、识善恶、明是非、辨美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也为之后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增添了经验与信心。欢迎全校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普法志愿者队伍中来,和我们一起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艾倩文 程宇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