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教育
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第六天实践暨暑期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2017-07-16 | 浏览量:139
7月16日上午,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为期六天的第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上午9时,队员们穿戴整齐,前往普定县司法局向这六天来积极配合实践队调研,无私提供帮助的司法局领导及其局机关班子成员表示感谢,法学院实践队队长孙其琛代表实践队向普定县司法局赠送了锦旗。赠送完锦旗后,队员们和司法局领导老师进行了短时间的交流汇报,分别表达了各自在这六天来感受最深的事情和总体的收获。
贵州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队向普定县司法局赠送锦旗
法治知行,送法下乡。至此,贵州大学研究生于2017年7月14日至7月19日在贵州省普定县开展的“践行青年梦,普法基层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贵州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队出征
召开校司联席会议,了解普定风土人情
贵州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队与普定县司法局召开联席会议
7月11上午到达普定县司法局后,在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上,司法局副局长王伟代表司法局向实践队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政工科科长梅培霞介绍司法局工作开展情况,并播放了普定宣传视频,向我们展示了普定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一下子拉近了互相之间的距离,让实践服务队对接下来的调研充满了期待。最后,法学院副院长张林鸿、党委副书记洪影秋代表法学院向司法局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提出两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合作等设想,并勉励实践队员认真调研,服务普定。
实践队参观普定县第一中学
下午3点,在司法局副局长王伟、赵美健等领导的带领下,实践队环绕普定县城一圈,参观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历史悠久的普定县第一中学、以及各大单位,对普定县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加深了对普定县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调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历史缅怀先烈,宣传调研齐头并进
实践队和司法局在东华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7月12日上午8时,实践队全体队员在司法局局长李永富带领下,参观了东华山烈士陵园,并展开了一次以“缅怀革命先烈,践行两学一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全体师生先进行了扫墓活动,在东华山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和哀思,之后怀着崇高的敬意献上花圈,并面对党旗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入党宣誓。墓区里的氛围是庄严肃穆的,实践队队员们在那里伫立了许久,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最后全体人员满怀敬意地离开了陵园。
随后,全体队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了解了普定县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瞻仰了革命英雄留下的各种遗物。此次活动也得到了普定县电视台的采访报道。
上午10时整,实践队来到了白岩镇集市进行普法宣传。在白岩镇政府几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实践队很快搭建起了宣传平台,为市集中的老百姓们发放宣传手册、宣读法治资料、进行有奖问答,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虽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但丝毫没有浇熄同学们的普法热情。通过宣传,实践服务队向老百姓们普及了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青少年犯罪等几个方面的基本法律常识,并开展了有奖问答环节,发送了奖品。
白岩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华在座谈会上讲话
下午3时半,实践队小组成员前往白岩镇法律服务中心参加座谈会。特地从安顺市委党校请假回来的白岩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华等领导给我们介绍了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通过近3小时的座谈会,实践队员们了解了村镇乡的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状况,了解了村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他们对于哪些法律知识的需要,了解了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在此次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所做出的调整和贡献。
认真开展法检调研,努力夯实法律实务
7月13日上午,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普定县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了一起工伤纠纷案件的庭审。此次在普定县人民法院的观摩学习,队员们严格遵守法庭纪律,认真旁听,细心体会,庭审结束后大家仍是兴趣盎然,相互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并就专业问题向庭审法官进行了询问学习。
通过参与真实案件庭审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以感知和体验式教学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是这次社会实践服务队用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契机,也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创新改革的题中之义。经过越来越丰富的实践锻炼,队员们的法律实务能力将不断提高。
实践队与普定县检察院、司法局、法院召开联席会议
下午3时,实践队一行来到了普定县人民检察院进行调研学习。普定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怀义,检委会专委张虹明,司法局局长李永富,副局长王伟等领导出席此次座谈会。
实践队队长孙其琛先就普定县检察院与司法局对本次调研活动的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简单总结了这几天的调研情况。副检察长朱怀义及检委会专委张虹明先后就县检察院对普定县内社区矫正的人员数量、监督与执行情况向队员们做了说明,在人员、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执行,定期排查风险点和监控视频系统等方面开展好工作。
通过此次座谈会,队员们对基层的社区矫正状况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就当下热点问题也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会后,队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在此次会议中的满满收获及对普定县政法领导的真诚谢意。
调研法律服务中心,关注精准扶贫攻坚
实践队与普定县司法局、猴场乡政府、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座谈会
7月14日上午9时,在普定县司法局的积极协调与安排下,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猴场乡法律服务中心展开调研。
司法局和实践队给贫困户房屋安装窗户
猴场乡党委委员刘嘉,猴场司法所所长王恩来,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天荣分别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近几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基层司法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基层调解工作中常遇的困难。队员们深感基层司法工作的艰难,为猴场法律服务中心献出了连连掌声。
下午,法学院研究生实践队到达了普定县司法局的对口帮扶村——坪上镇丰林村,并召开了丰林村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座谈会。在与村支部书记杨光兴和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王勇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县司法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及县政府有关脱贫攻坚的要求,有效落实“113(一户一个猪圈三头猪)和133(一户三个鸡圈三只鸡)”的要求,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尽自身最大努力做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
随后,法学院实践队和司法局来到了司法局精准扶贫对象王自美的家中,一起为其门窗安装玻璃。简简单单的几十块玻璃,不仅为王自美的家挡风遮雨,更显示着司法局真切的扶贫心态,以及法学院研究生服务群众的实践宗旨。
习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丰林村,实践队队员们看到了一个合格基层工作者、一个面对人民群众应该有的责任心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深入调研基层法治,参观现代农业建设
7月15日上午,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普定县秀水村参观调研,队员们在秀水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秀水村建设秀水景区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展开座谈会。
秀水村村委会委员、调委会主任张正海为队员们介绍了秀水村基层法治工作的情况,并介绍了秀水村依托企业帮扶,自力更生建立秀水景区的主要历程,这一做法不仅为基层村民群众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体现了政府助推扶贫的“三变”模式在实践中的成功。随后,秀水村村委会王明应主任作为贵州秀水旅游开发公司法人代表为队员们介绍了秀水村村民数量、土地面积和景区面积等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秀水景区目前的管理情况与旅游开发前景。
实践队与秀水村村委会、法律服务中心领导开展座谈会
下午,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化新村了解现代农业建设情况。普定县司法局张涛权主任为队员们介绍了化处山地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展现出普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农业到融合农业、从低端农业到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
化处镇百亩荷塘
为期六天的第一阶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作为贵州大学2017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支出征的队伍,法学院研究生实践队通过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实践,充分发挥当代研究生服务精神,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针对不同的群众主体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法治调研,极大的彰显出了当代研究生群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当代研究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的积极与热情。同时,实践队除了关注和调研本专业相关问题之外,还积极投身于红色教育,扶贫攻坚情况和现代农业建设等一直或近期的热点问题调研学习。
贵州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队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但社会实践给队员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队员们走出了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检验知识,锻炼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广阔的社会,还有许多未开拓的领域等待着年轻的研究生们,队员们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时代研究生的风采。
法学院研究生会/文字:孙其琛、席本昊
摄影:席本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