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工作
关于组织参加“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的通知
2009-12-31 | 浏览量:23
各相关学院:
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推动高校文科类计算机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文科类计算机教学质量,激励全国高等文科类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文科计算机基础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并根据参赛作品类型不同,分别由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举办决赛。为推动我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于学科领域的能力,经研究决定,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加“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次大赛主要内容简介
1、参赛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提交设计作品,专家评审。
2、大赛内容:大赛作品主要分为三大类:
●学习平台类:①学习、交流网站;②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③教学课件;④虚拟实验平台;
●非专业媒体设计类:①平面设计;②动画设计;③DV短剧;④电子杂志;⑤虚拟场景;⑥综合其他(如游戏……);
●专业媒体与电子音乐设计类:①平面设计;②动画设计;③DV短剧;④电子杂志;⑤虚拟场景;⑥综合其他(如游戏……);
3、大赛主题:
●学习平台类:主题不限;
●媒体设计类:中国一个或多个民族介绍;
4、作品要求:
●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健康,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行业规范等要求;
●必须为原创作品。提交作品时,需同时提交作品的源代码及源文件。不得抄袭或由他人代做;
●除非是为本届大赛的校级、省级或地区预选赛所涉及的作品,凡参加过校外比赛已获奖的作品,均不得报名参加本大赛;
●所有媒体类设计作品,均应围绕大赛主题进行设计,否则为无效作品。
5、作品限制:
(1)初赛作品
●10MB:包括学习平台大类下的学习/交流网站、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小类作品;
●30BM:包括学习平台大类下的学习课件和实验平台小类、媒体设计(非专业与专业)大类下的媒体设计小类作品;
●100BM:其它类作品。
(2)决赛作品
●进入决赛的作品,如作品文件较大,可在确定进入决赛后通过在线或光盘提交完整的作品;
●进入决赛作品还应通过网站或光盘形式提交作品素材、工程文件及程序源码。
(3)播放型媒体设计类作品播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4)学习平台大类下的学习/交流网站小类作品、网站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小类作品,应提供能够在互联网上真实运行的网站地址,并以此真实运行的网站进行评审。
二、参赛宗旨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促进教改。
三、组织管理
为做好参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学校成立“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贵州大学参赛组织委员会(见附件一),确保参赛顺利进行。
主办单位:教务处
承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
协办单位:团委、学生处
四、参赛方式
1、参赛方式:以课题小组形式报名参赛。
2、参赛范围及对象:
●范围:①我校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的所有专业;②职业技术学、科技学院以及明德学院的文科类专业;③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土建学院的建筑设计、林学院的园林设计等专业或专业方向
●对象:以上相关专业的我校各年级在读本科、专科学生均可组队参赛。
3、组队原则:“兴趣驱动、自愿组合、学院审批、择优参赛”。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专业混合组队。每支参赛队限定1-3人,并从中选定一名课题组负责人,每人只能报名参加一个课题组。
4、指导教师:
●聘请与选派:每个课题组可采取聘请或选派一名指导教师。其方式为:①由课题组自己根据需要自行聘请指导教师;②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学院应为其选派一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熟悉计算机应用,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善于沟通。
五、参赛组织程序
1、程序:学生报名→学院审批→作品完成→作品报名填报(见附件五)→校级评审→国家评审
2、报名:拟参赛的课题组负责人向所在学院学生科或教学管理科报名(由学院决定负责报名的科室),并填写《贵州大学参加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报名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见附件二)。
3、资格审查: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拟参赛队进行资格审查,并指定专人填写《贵州大学参加201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报名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三),在规定时间内,以学院为单位将《申请表》和《汇总表》收齐后,报送计算机学院学生科。
4、作品评审: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从中推荐1-6件作品参加校级评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相关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进行校级终审,择优遴选1-6件作品参加国家级竞赛。
5、时间安排:见附件四
六、注意事项
1、各学院的报名参赛队数由各学院确定,原则上不限。报送参加校级终审作品每个学院每一类作品不得超过2个,全部类别不得超过6个。
2、参赛队的网上报名工作,由教务处和计算机学院统一组织进行。全国竞赛组委会不接受学生个人网上报名。
3、报名参赛队,自学院批准之日起,即可按竞赛的主题和内容要求开展调研、设计及制作等工作。
4、关于大赛的更多详细要求及规则,请点击了解。
七、经费资助
1、本次参赛采取学校资助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竞赛所需经费。
2、学校按照每个学院资助2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100元的额度进行前期调研、设计、制作等补贴,不足2个队的按实际参赛资助,超过2个队的按限额2个队资助。经专家评审被推荐参加全国竞赛的参赛作品,学校将酌情给予一定的耗材资助;被推荐参加决赛的参赛队,决赛期间的差旅费全部由学校支付。
3、学校鼓励主办学院联合大中型企业开展校级竞赛,并以赞助企业名称冠名贵州大学(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
4、学校倡导学院、教师用科研经费资助校级竞赛。
八、宣传与奖励
1、宣传与组织:承办学院应采取各种方式及渠道广泛宣传,相关学院应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赛,拟参赛的学生应利用寒假时间进行准备工作。
2、奖励:
●奖项设置:校级竞赛设置等级奖及优秀组织奖。按各学院推荐参加校级参赛作品规模的30%,分别按作品类别设置一等、二等、三等奖若干;根据参赛学院个数的30%评选优秀组织奖。
●奖励:学校鼓励广大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积极报名参赛,对参赛获奖的学生,按照《贵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的精神给予奖励。指导教师将参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
九、联系方式
1、教务处联系人:阳明军 周德辉;联系电话:8292071
2、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联系人:丁元 联系电话:3623436、3625548
计算附件一.doc
计算附件二.doc
计算附件三.xls
计算附件四.doc
计算附件五.doc
贵州大学教务处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日